7月26日,在國新辦舉行的“推動高質量發展”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上,國務院國資委副主任王宏志、國務院國資委企業改革局局長林慶苗、國務院國資委財務監管與運行評價局負責人劉紹娓、國務院國資委科技創新局負責人方磊就熱點問題回答了媒體提問。
要 點 速 覽
- 將健全國有企業與民營企業等各類企業合作的制度規則
- 下半年要加大產業煥新投入,加快新賽道、新產業布局
- 推動建立國有企業履行戰略使命評價制度
- 未來五年,中央企業預計安排大規模設備更新改造總投資超3萬億元
- 在研發周期長、攻關投入大、其他所有制企業參與意愿不強的領域堅定投入
- 將加快推動以應用示范牽引人工智能產業發展嚴守三個邊界,嚴控債務規模過快增長、無關過度多元經營、多層架構無序擴張
深入推進布局優化和結構調整
推動國有資本“三個集中”
對于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對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做出的戰略部署,王宏志表示,要把全會明確的重點改革任務不折不扣落到實處。國有經濟層面,主要是深入推進布局優化和結構調整,推動國有資本“三個集中”,也就是向關系國家安全、國民經濟命脈的重要行業和關鍵領域集中,向關系國計民生的公共服務、應急能力、公益性領域等集中,向前瞻性戰略性新興產業集中;國有企業層面,主要是完善中國特色現代企業制度,建設更多世界一流企業;國資監管層面,主要是完善管理監督體制機制,強化戰略協同,提高監管效能。還將鼓勵企業大膽試、大膽闖,結合實際推行一些差異化、個性化的改革舉措,充分激發企業活力。
林慶苗表示,下一步,將把三中全會賦予的新使命新任務與深化提升行動重點工作有機銜接、一體推進、統籌抓好落實。緊緊圍繞做強做優做大國有資本和國有企業,增強核心功能,提升核心競爭力,以更高站位、更大力度取得新的突破。聚焦發展新質生產力。根據國家戰略需求,進一步明確重點投資領域和方向,加強在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和前瞻性戰略性產業領域的投入布局。聚焦增強發展活力動力。健全在完善公司治理中加強黨的領導的制度機制,提升董事會建設質量,深化三項制度改革,加快建設現代新國企,建設更多世界一流企業。聚焦完善管理監督體制機制。堅持“放得活”與“管得住”相統一,不斷提升監管和服務效能,把國有資產守護好、發展好。
將健全國有企業與民營企業等各類企業
合作的制度規則
在推進國企、民企協同發展方面,林慶苗表示,國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動以來,中央企業積極與民營企業等社會資本開展股權合作,金額超過3900億元。截至目前,中央企業對外參股投資各類企業超過1.3萬戶,國企民企在資本合作上取得了重要進展。
“下一步,我們將健全國有企業與民營企業等各類企業合作的制度規則,繼續開展國有企業民營企業協同發展、項目推介對接,指導國有企業建設協同共贏的供應鏈生態,鼓勵國有企業擴大創新資源開放共享,充分發揮國有企業、民營企業等各類企業資源優勢,持續深化合作,實現共同發展。”林慶苗表示。
下半年要加大產業煥新投入
加快新賽道、新產業布局
劉紹娓表示,下半年,面對錯綜復雜的外部環境,將以發展新質生產力為重要著力點,通過“三增”“三新投入”“三個邊界”管控,有力推動中央企業更好實現高質量發展。
據介紹,“三增”主要指要帶頭做好煤電油運和重要基礎產品的增產增供,確保“供應增”;要深入開展經營創效、管理增效、改革提效,確保“效益增”;要主動服務國家戰略帶動上下游產業鏈共同發展,確保“投資增”。“三新投入”主要指要加大科技創新投入,加快突破關鍵領域“卡脖子”技術瓶頸;要加大產業煥新投入,加快新賽道、新產業布局;要加大設備更新投入,加快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三個邊界”管控主要指要嚴守財務邊界,嚴控債務規模過快增長,依托司庫系統加強實時穿透、智慧監管,堅決守住不發生重大風險底線;要嚴守業務邊界,嚴控無關過度多元經營,集中優勢資源做優主業、做強實業;要嚴守企業邊界,嚴控多層架構無序擴張,大力壓縮管理層級、壓減股權層級,減少法人戶數,堵塞管理漏洞。
推動建立國有企業履行戰略使命評價制度
王宏志表示,下一步,將聚焦提升“五個價值”,推動企業進一步履行好功能使命。分別是:提升增加值,提高企業對GDP的總體貢獻,開展國有經濟增加值核算;提升功能價值,推動建立國有企業履行戰略使命評價制度,更加科學地衡量企業的經營效率和綜合貢獻;提升經濟增加值,強化“先算再投”的意識和習慣,優化國有資本投向和布局,增強價值創造能力;提升戰略性新興產業收入和增加值占比,加快轉向創新驅動的內涵式增長;提升品牌價值,培育更多質量卓越、優勢明顯、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央企品牌,擦亮中央企業的金字招牌。
未來五年央企預計安排大規模設備更新改造總投資超3萬億元
對于新一輪大規模設備更新,劉紹娓表示,下一步,國資委將堅持能給盡給、應給盡給原則,加大出資人政策支持力度,指導中央企業緊盯新一輪技術革命和產業變革方向,在本輪大規模設備更新中發揮表率引領作用。“未來五年,中央企業預計安排大規模設備更新改造總投資超3萬億元。”劉紹娓表示,中央企業在采購設備時對各類企業一視同仁,堅持買技術水平最好、性價比最高的裝備,讓質價雙優的裝備供應商脫穎而出。
將加快推動
以應用示范牽引人工智能產業發展
對于人工智能的發展,方磊表示,下一步,國務院國資委將加快推動以應用示范牽引人工智能產業發展,中央企業也有信心、有決心、有能力搶抓戰略機遇,攜手各方力量,加快成為智算資源的供給者、應用場景的轉化者和產業生態的培育者。一是深入挖掘高價值場景并全面開放,開展供需協同合作,形成一批行業應用示范標桿。二是探索高質量數據集標準體系與建設路徑,分批構建重點行業高質量數據集。三是有序推進智算中心和算力調度運營平臺建設,做強智算能力供給,更好服務中小企業。四是緊盯前沿提升基礎大模型能力,完善大模型測評體系,探索建立一批產業發展共同體,加快推動對外賦能。
數據顯示,截至6月底,中央企業智能算力規模同比實現翻倍增長,在上海、呼和浩特等地建成萬卡集群,算力平臺初步實現多元異構算力調度,有效支撐千億級及以上通用大模型訓練迭代,自主可控能力逐步提升,為大規模應用落地提供了堅實支撐。
在研發周期長、攻關投入大、其他所有制企業參與意愿不強的領域堅定投入
在加快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方面,王宏志表示,下一步,將全面落實三中全會精神和全國科技大會精神,以打造“三個高地”為抓手,集中優勢資源力量,推動中央企業在發展新質生產力中發揮主陣地、主力軍作用。
他表示,將著力打造“創新高地”,在研發周期長、攻關投入大、其他所有制企業參與意愿不強的領域堅定投入,打造創新聯合體升級版,促進產學研融合,推動從基礎研究到產業化的全鏈條創新。打造“產業高地”,做強新質生產力的核心載體。打造“改革高地”,構建同新質生產力更相適應的生產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