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菲尼克斯近十年來在智能制造領域不斷探索和實踐,組建了智能制造技術工程有限公司,融合自身擁有的信息技術、工業技術、智能技術三大“技術”,全面建立起為自身工廠和客戶提供智能制造解決方案的能力;與同濟大學中德工程學院合作建設面向未來人才趨勢的工業4.0實驗室,與海爾合作建設基于海爾COSMOPlat的互聯工廠示范線、與佛山機器人學院合作建設展現前沿智能制造理念和技術的智能制造示范線。
► 智能制造,教育為先
菲尼克斯傾力打造專業的智能教育支撐和賦能平臺,引領智能教育生態。集團2007年成立EduNet全球智能教育聯盟,為自動化領域搭建國際交流平臺,推進自動化行業和自動化教育的發展,促進產教融合。目前全球37個國家150所高校正式加入了EduNet,其中中國高校26所。2018年成立智能制造學院,以產業服務教育,從智能教育走向智能產業。舉辦國內國際自動化大獎賽、打造卓越工程師培養基地、舉辦制造智能的學術研討和培訓,培養智能制造亟需的人才。
菲尼克斯電氣中國公司搭建中德兩國職業教育的橋梁,與合作高校共同推進德國雙元制職業教育落地,促進中國職業教育和應用型技術大學的發展。自2014年與同濟大學中德工程學院共建工業4.0智能工廠實驗室以來,陸續有黃淮學院、新疆職業大學、同濟大學電信學院、黑龍江工程學院、浙江大學控制學院、哈爾濱工程大學、天津中德應用技術大學等多個工業4.0實驗室等相繼落成或建設之中。
► 中西合璧,兼收并蓄
中國菲尼克斯傳承集團公司近100年的文化積淀,結合中國優秀文化,將中國團隊的智慧融入其中,打造以“信任=責任”為核心中國公司企業文化,成就獨特的菲尼克斯電氣中國公司和中國團隊。
力所能及回報社會,做優秀企業公民。秉承“雪中送炭,做優秀企業公民”的理念,菲尼克斯電氣成立回報社會基金和慕松愛心基金,勇于肩負社會責任。于內,關注員工工作和生活,對于因重大變故導致困難的員工家庭,開展應急救助;于外,從1994年開始關注希望工程,隨后陸續在全國援建8所菲尼克斯希望小學,支持2所西藏那曲地區貧困小學;從1995年開始關注南京兒童福利院,2009年開始關注高淳社會福利院;2001年開始陸續在10余所大學設立獎學金以及建立實驗室;傾力支持抗震救災(2008年汶川地震、2009年玉樹地震、2013年雅安地震);2009年開始支持大學生圓夢行動,累計支持超過400名大學生入學;2014年開始支持普方協會孩子完成學業;2020年為湖北和南京的醫院捐贈款項和醫用物資,為武漢雷神山醫院捐贈急需的電氣產品,為德國華僑贈送防護物品,全力抗擊新冠疫情;2021年為支持河南抗洪救災……菲尼克斯電氣勇擔社會責任從未止步!
(在全國援建8所菲尼克斯希望小學,持續關注和支持孩子成長)
以一個外企持續發展的案例宣傳中國的改革開放。菲尼克斯電氣扎根中國29年,100%本土員工、100%本土管理,堅守“信任=責任”的理念,與客戶、員工、合作伙伴、投資方和社區建立全面深度的信任關系,共同成長,積極履行企業社會責任,積極回報社會。立志成為最中國的德國企業、中德合作的橋梁和中國改革開放窗口。
(左圖:公司被授予“全國模范勞動關系和諧企業“稱號,習近平等黨和國家領導接見中國公司總裁顧建黨先生;右上:韓正副總理蒞臨菲尼克斯電氣中國公司視察;右下:時任總理溫家寶和德國總理Angela Dorothea Merkel蒞臨菲尼克斯電氣展臺視察)
(以菲尼克斯冠名的菲尼克斯路和菲尼克斯鳳凰壇,正如鳳凰壇的銘記“以表彰以菲尼克斯為代表的優秀入園企業所做的突出貢獻,特此冠名“菲尼克斯鳳凰壇”)
顧建黨 高級工程師,菲尼克斯(中國)投資有限公司總裁,德國菲尼克斯電氣集團執委,南京大學、同濟大學、天津中德應用技術大學客座教授,江蘇省勞動模范和全國優秀企業家。
中國儀器儀表學會常務理事、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智能制造分會理事、中國電器工業協會智能電網設備工作委員會副理事長、中國電工技術學會數字化工廠裝備與智能制造技術專業委員會特聘專家、德國機械設備制造業聯合會VDMA中國顧問委員會委員、江蘇省數字經濟商會副會長、南京自動化及儀表協會理事長、南京市經濟社會發展咨詢委員會委員等職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