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控技術發布2024年年報,數據彰顯其穩健發展態勢:
該公司營業收入達91.39億元,同比增長6.02%;歸母凈利潤為11.17億元,同比增長1.38%;扣非歸母凈利潤10.38億元,同比增長9.51%。
這樣的營收已接近中控技術上市當年的3倍,凈利潤同樣達到當年的近3倍。
在盈利指標方面,該公司毛利率為33.86%,較上年同期上升0.68個百分點;凈利率為12.59%,較去年有所下滑,下降0.44個百分點。
研發投入上,該公司持續加大力度,研發費用高達9.78億元,創歷史新高,同比增長7.73%,占營業收入的比重為10.70%,較上一年提升0.17個百分點。
從核心業務板塊來看,工業軟件及含工業軟件的解決方案業務實現收入26.53億元,同比增長20.70%,展現強勁增長勢頭;控制系統收入37.33億元,同比增長7.87%;儀器儀表業務收入6.43億元,同比增長3.48%;機器人業務收入為5,601.09萬元。
機器人產業多元布局
作為國內智能制造整體解決方案領域的佼佼者,中控技術已連續14年在國內DCS(集散控制系統)市場獨占鰲頭。
近年來,在AI迅速發展、政策大力扶持以及市場需求強勁拉動的合力作用下,機器人產業迎來了前所未有的蓬勃發展局面,強勢掀起新一輪科技浪潮。機器人的身影愈發頻繁地出現在各個角落,從根本上改變著傳統生產生活模式。
中控技術憑借在數字化與智能化領域多年積累的深厚底蘊,于2024年正式構建起機器人產品業務體系。
從無到有的征程中,中控技術不斷突破,機器人產業業務涵蓋智能巡檢機器人、固定式在線AI設備、物流包裝設備、手持巡檢設備、廠內物流設備等,并在倉儲物流、水電站檢查、無人配送、Sup-AI視覺、煤焦爐、智能園區無人巡檢等場景中廣泛應用。
此外,中控技術發布了以“AI+平臺+安全巡檢”、供應鏈物流、協作機器人裝備為核心的流程工業機器人解決方案“Plantbot”,完成PlantbotStudio綜合調度管理平臺V1.0開發。
“不鳴則已,一鳴驚人”。殊不知去年,中控技術成功攬獲沙特阿美CentralWarehouse的AMR智能機器人項目巨額訂單,為其量身打造了輪式防爆巡檢機器人Aramcobot。不僅如此,中控技術還中標安徽翔晟新材料智慧物流、鎮海煉化智能巡檢等項目。
目前,中控技術成功敲開日本三菱、泰國石油PTT、馬來西亞恒源石化HRC等國際高端客戶的大門,憑借先進的技術方案與優質服務,在國際市場站穩腳跟。同時,中控技術積極拓展生態合作版圖,與云深處、寧波工研院、杭州迦智、華誼信息、韓國PSCK等眾多業內知名企業及科研機構達成良好合作。
報告顯示,2024年,中控技術新簽訂單達1.67億元。
除了在業務端持續發力外,中控技術在投資領域同樣表現活躍。
去年,該公司以第一大股東身份投資入股浙江人形機器人創新中心。該創新中心于2023年12月由寧波市政府與浙江大學智能系統與控制研究所熊蓉教授團隊聯合成立。
2024年,該創新中心先后推出首款全域自研人形機器人整機“領航者1號”和“領航者2號NAVIAI”。
其中,領航者 2 號 NAVIAI 擁有高度類人的靈活運動能力,行走穩健,操作靈活。憑借其卓越的先天技術優勢,其已入駐聯想南方智能智造基地的生產線開展 “實訓”,開啟 “打工人”生活。
據悉,中控技術與創新中心將合作重心聚焦于人工智能“大腦”及應用場景的雙向突破。中控技術憑借資金注入、多元的行業應用場景、工業軟件領域的技術積淀以及研發人才儲備等優勢,能夠為創新中心在人形機器人研發進程中的技術快速迭代筑牢根基,有力推動相關技術不斷進階 。
近日,中控技術在投資者互動平臺表示,未來,第三代人形機器人還將進一步接入DeepSeek的多模態模型JanusPro,助力機器人實現自然的環境感知和人機交互。
寫在最后
自優必選人形機器人踏入工廠,成為一名特殊的 “打工仔”,機器人深度嵌入工業生產的宏偉篇章便緩緩開啟。如今,越來越多企業敏銳捕捉到產業變革的機遇,紛紛投身其中。它們憑借先進的技術、創新的理念,不斷推進項目落地與產能建設,為機器人深度融入工業生產注入強勁動力。
前不久,匯川技術南京基地投產暨研發測試中心簽約儀式舉行。該項目全面投產后,將實現年產40萬臺工業機器人及配套產品的生產能力,涵蓋從核心部件到整機集成的全鏈條制造體系。
普智未來機器人公司在寧波揭牌。它由均普智能和智元新創攜手打造,初期生產線占地2000平方米,預計年產能可達1000臺機器人,即將從研發進入量產階段。
去年年底,新松機器人華東(長三角)產業基地項目正式投產。該項目總投資4億元,定位為新松集團華東區域總部。
從生產車間的精細化操作,到物流運輸的智能調度,再到產品研發的協同創新,機器人將全方位重塑工業生態。或許在不久的將來,工業生產線上將處處活躍著機器人的身影,它們與人類協同合作,以更高的效率、更穩定的質量,推動工業產業朝著智能化、高端化大步邁進,構建起一個全新的、充滿活力的工業發展新格局。
免責聲明:本站轉載自媒體的資訊,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我們對文中觀點持中立態度,僅供參考、交流。若轉載或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