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5日,在國新辦舉辦的“推動高質量發展”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上,工信部部長金壯龍介紹,截至今年6月底,我國已經累計培育專精特新中小企業超過14萬家,其中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達到1.2萬家,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1557家。
他表示,主要通過四方面措施支持中小企業高質量發展。第一方面措施,加大對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培育支持力度,出臺支持專精特新中小企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聯合財政部,支持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打造新動能、攻堅新技術、開發新產品、強化產業鏈配套能力。發揮國家中小企業發展基金的作用,帶動社會資本投早、投小、投專精特新。
第二方面措施,加快中小企業“上云用數賦智”。深入實施中小企業數字化賦能專項行動,開展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城市試點,力爭到2027年,實現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數字化改造全覆蓋,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率先實現數字化轉型。加快數字化服務供給,支持大企業向中小企業開放資源和能力,大力發展“小快輕準”數字化產品和解決方案,有助于降低轉型成本,讓更多中小企業敢轉、會轉、轉得好。
第三方面措施,培育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我國已經培育了200家國家級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今年將再培育認定100家左右。同時,支持各地聚焦縣域經濟特色優勢產業,因地制宜培育省級集群。
第四方面措施,構建優質高效的中小企業服務體系。加快建設中國中小企業服務網,推動國家、省、市、縣四級服務網絡互聯互通,匯聚整合政務、市場等各類服務資源,為中小企業提供“一站式”服務,切實幫助企業降本、提質、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