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先來看看西門子2024Q1 \Q2\Q3的業績
第一季度業績穩健——開局順利
• 2024 年第一季度訂單量達到 223 億歐元(2023 年第一季度:226 億歐元);同比下降 2%。
• 收入同比增加 6% 至 184 億歐元(2023 年第一季度:181 億歐元)
• 工業業務利潤總額達 27 億歐元(2023 年第一季度:27 億歐元);工業業務利潤率增至 15.8%(2023 年第一季度:15.7%)
• 集團層面自由現金流同比大幅增長至 10 億歐元(2023 年第一季度:1 億歐元)
• 凈收入增長 56% 至 25 億歐元(2023 年第一季度:16 億歐元)
在客戶去庫存之后,全球對自動化業務的需求,尤其是中國的需求,將在本財年下半年再次回升。利潤率預計為 20% 至 23%。
第二季度業績穩健——前景確認
• 按可比口徑計算,收入為 192 億歐元,同比幾乎持平(2023 年第二季度:194 億歐元)
• 2024 年第二季度訂單量達到 205 億歐元(2023 年第二季度:236 億歐元),按可比口徑計算下降 13%
• 工業業務利潤為 25 億歐元,接近去年同期水平(2023 年第二季度:26 億歐元)
• 凈收入總計 22 億歐元(2023 年第二季度:36 億歐元);2023 年第二季度的凈收入受益于部分逆轉西門子在西門子能源股份公司減值而獲得的 16 億歐元免稅收益
• 集團層面的自由現金流總計為 13 億歐元(2023 年第二季度:23 億歐元)
與之前的假設相反,Digital Industries 自動化業務的客h去庫存化可能會持續到今年下半年,尤其是在中國。對于 2024 財年下半年,Digital Industries 假設其⾃動化業務的需求將⽐本財 年上半年有所回升,并預計其軟件業務將獲得⼤量合同。
第三季度盈利增長——前景已確認
• 收入同比增長 5% 至189 億歐元(2023 年第三季度:181 億歐元)
• 2024 年第三季度訂單量達到 198 億歐元(2023 年第三季度:235 億歐元),與表現強勁的 2023 年第三季度相比,同比下降 16%
• 工業業務利潤增長 11% 至 30 億歐元
(2023 年第三季度:27 億歐元)
• 凈收入增長 48% 至 21 億歐元(2023 年第三季度:14 億歐元)
• 集團層面自由現金流總計 21 億歐元(2023 年第三季度:30 億歐元)
自動化業務訂單略有下降,因為在充滿挑 戰的市場環境下戶庫存水平持續上升。
在西門子2024年Q3業績報告公布后,為了在Q4取得更好的財務表現,西門子似乎采取了不放貨、制造市場稀缺性的策略,推動產品價格上漲。代理商們沒有接到官方的漲價通知,卻發現補不上貨,市場上出現了供不應求的局面,導致產品價格迅速波動。
1. 市場行為分析
不放貨的動機:西門子不放貨的策略可能是為了制造市場的稀缺性,借此推高價格。這種做法可以在短期內提高產品的市場價值,并在財務報表上反映出更好的營收和利潤,從而優化Q4的業績表現。
代理商的反應:代理商察覺到西門子的意圖后,可能判斷出市場即將漲價,因此開始謹慎補貨,甚至不急于出庫存。這種市場行為加劇了供需不平衡,進一步推動了價格上漲。
2. 朋友圈中的市場動向
信息傳播:在8月8日(Q3業績公布當天),朋友圈開始傳出西門子要漲價的消息。到8月13日,朋友圈中有關西門子部分產品價格波動的信息已經廣泛傳播,這說明市場對稀缺性的感知在短時間內被放大,進一步推動了價格的快速上漲。
價格波動困境:代理商們面對上午一個價格、下午一個價格的情況,可能感到困惑和壓力。這種價格的不確定性使得代理商在向客戶報價時面臨挑戰,增加了他們的運營難度。
3. 庫存管理與市場博弈
庫存大于市場需求:在這種情況下,如果代理商都選擇不出庫存、不提貨,那么市場上流通的貨物量會進一步減少,從而加劇供不應求的局面。當價格漲到某個臨界點時,代理商可能會開始逐步出貨,以獲取更高的利潤。
西門子的策略目標:通過控制供應量,西門子可能希望在Q4將庫存以更高的價格出售,從而在財務上表現出更強勁的增長。這種策略可以提高單產品的盈利能力,抵消需求低迷帶來的影響。
4. 價格上漲的手段
制造稀缺性:如前所述,不放貨、減少供應是西門子主要的價格上漲手段。這種策略通過人為制造稀缺性,迫使市場價格上漲,代理商為了避免未來價格進一步上漲,可能會被迫以更高的價格購買庫存。
信息不對稱:代理商沒有接到明確的漲價通知,使得他們在應對市場變化時更加被動。這種信息不對稱增加了代理商的恐慌心理,可能會加速他們提貨的決策,從而推動短期內的價格進一步上漲。
5. 對Q4業績的影響
短期財務優化:通過在Q4初期制造稀缺性并推高價格,西門子可以實現更高的營收和利潤,從而在財務報表中展現出更亮眼的業績。這種策略尤其在全年銷售增長乏力的情況下,可以顯著改善年度財務表現。
長期風險:然而,過度依賴這種策略可能帶來長期風險。頻繁的價格波動和市場不確定性可能削弱客戶和代理商的信心,損害長期的合作關系和市場穩定性。
總結
西門子通過減少供應、制造稀缺性來推高產品價格,從而優化Q4的財務業績。這種策略短期內可能有效,但也增加了市場的不確定性,代理商和客戶在這種環境下可能會感到困惑和壓力。代理商們在應對這種局面時,需要謹慎管理庫存,避免因市場波動帶來的不利影響。
如何理解 如何理解人為制造的稀缺性。
人為制造的稀缺性是指企業或組織通過主動干預市場供應量,以控制產品或服務的可獲得性,從而創造出一種“稀缺”的市場狀況。這樣的稀缺性并非因為自然條件、生產能力或外部市場因素導致的,而是企業有意為之,通常為了達到某種戰略或經濟目的。以下是對人為制造的稀缺性的理解:
1. 控制供應量
限制生產或供應:企業可以通過減少產品的生產量或在特定市場上減少供應量,來人為地制造產品的稀缺性。這通常會在市場上產生一種產品供不應求的現象,從而推高產品的價格。
階段性供貨:企業可能會通過階段性地向市場投放產品,控制每次供貨的數量,來保持市場對該產品的高需求感。例如,某些高端電子產品或奢侈品品牌經常采用這種策略,以制造市場對其產品的持續關注和渴望。
2. 維持高價格
價格操縱:通過減少市場供應,企業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操控市場價格。由于市場上產品的供應量減少,價格自然會上漲,從而維持或提高企業的利潤率。尤其是在高端市場或壟斷市場中,這種策略尤為常見。
品牌定位:通過制造稀缺性,企業可以將產品定位為高端或奢侈品,增加其品牌的吸引力。消費者通常認為稀缺的產品更有價值,因此愿意支付更高的價格。
西門子人為制造的稀缺性,2天時間,部分型號漲價超過13%。
西門子中國通過人為制造稀缺性,在短短兩天時間內讓部分型號漲價超過13%的情況,可以從多個角度來分析其原因和背后的策略。
1. 人為稀缺性制造:
控制出貨:西門子可能通過減少特定型號的市場供應量來制造稀缺性。通過控制出貨量,減少市場上可用的庫存,造成“物以稀為貴”的局面,從而推高價格。
預期管理:這種策略往往是為了影響市場預期。市場可能預期未來某些型號會更加難以獲得,從而刺激經銷商和消費者提前購買,進一步推動價格上漲。
2. 漲價的動機:
利潤最大化:在需求疲軟的市場環境下,通過制造稀缺性來提價,西門子可以在單位銷售量下降的情況下維持甚至提升利潤率。13%的價格上漲幅度可以顯著提高公司和代理商的利潤,尤其是在高端產品線或需求彈性較低的領域。
應對成本壓力:如果生產成本、原材料價格或物流成本上升,西門子可能通過控制供應并提價來將這些成本轉嫁給消費者。
3. 市場戰略調整:
品牌定位:西門子作為高端品牌,可能通過這種方式來維持其在市場中的高端定位。高價格本身就是一種品牌形象的維持方式,確保產品在消費者心目中的高價值感。
市場份額管理:在特定市場中,西門子可能通過提價來調整市場份額,減少低利潤的銷售量,專注于高利潤的客戶群體。
4. 應對競爭環境:
遏制競爭對手:通過提價并控制供應量,西門子可能希望遏制競爭對手在該市場的擴張。競爭對手可能在面臨高價格和低供應的環境下難以維持市場份額,從而給西門子帶來更有利的市場地位。
5. 市場和消費者反應:
短期市場反應:由于突然的價格上漲,市場可能會出現短期的搶購現象,特別是對于那些對產品依賴性較強的行業或客戶群體。
長期影響:然而,持續的高價格和稀缺性可能導致部分客戶轉向其他替代品牌或型號,尤其是在市場需求并不旺盛的情況下。這種策略的長期有效性需要謹慎考量。
6. 財務和庫存管理:
庫存清理:通過提高價格,西門子可能希望在清理庫存的同時保持較高的利潤率。這種方式可以避免庫存積壓,同時利用稀缺性推動部分老舊型號的銷售。
財務穩健:通過提價,西門子可以在整體市場需求疲軟的情況下保持財務穩健,確保在經濟環境不確定的情況下維持健康的現金流和利潤水平。
這種策略的成功與否取決于市場的反應、競爭對手的動作以及消費者的價格敏感度。如果處理得當,西門子可以通過這種稀缺性制造和價格上漲策略,在低迷的市場環境中實現利潤最大化并維持品牌形象。
二級貿易商和競爭對手怎么攻破西門子這一招
面對西門子通過制造稀缺性和提價的策略,二級貿易商和競爭對手可以采取多種策略來應對和攻破這一招。以下是一些可能的應對措施:
1. 尋找替代品并推動替代品牌
推廣替代品牌:二級貿易商和競爭對手可以加大對市場上其他品牌的推廣力度。特別是在西門子產品漲價的情況下,推介性價比更高的替代產品可能會吸引那些價格敏感的客戶。
擴大產品線:競爭對手可以通過擴充產品線來填補西門子產品在市場上的空缺,特別是在西門子制造稀缺性的型號上提供直接替代品,從而吸引西門子的客戶轉向自己。
2. 加強客戶關系與服務
強化客戶關系:二級貿易商可以通過與客戶建立更緊密的關系來增加客戶忠誠度,特別是通過提供更優質的售后服務、技術支持和定制化解決方案,來減少客戶因西門子提價而轉向其他供應商的可能性。
提供融資或價格保護:針對那些對價格上漲敏感的客戶,二級貿易商可以提供融資支持或價格保護措施,幫助客戶平滑價格波動帶來的沖擊,從而增強他們對現有供應鏈的依賴。
3. 增強庫存管理與預測
提前備貨:如果預測到西門子可能會進一步限制供應或提價,二級貿易商可以在價格上漲前大量備貨,從而在短期內以相對低的成本保持市場競爭力。
靈活定價策略:在庫存充足的情況下,二級貿易商可以通過靈活的定價策略,提供小幅折扣或優惠來吸引客戶,削弱西門子提價策略的影響。
4. 開發差異化產品與技術
創新和差異化:競爭對手可以通過開發差異化的產品或技術來與西門子的產品形成競爭,特別是在西門子產品不容易替代的領域,推出具有獨特功能或技術優勢的產品來吸引客戶。
合作開發:與客戶合作開發定制化產品或解決方案,以滿足特定需求,避免因西門子產品稀缺而導致的供應中斷。
5. 市場營銷與宣傳
加強市場宣傳:競爭對手可以通過市場營銷活動,強調自身產品的優勢,如更高的性價比、更穩定的供應鏈、或者更優質的服務,吸引西門子現有的客戶群體。
輿論引導:通過媒體宣傳或與行業組織合作,引導市場輿論,強調西門子制造稀缺性和提價可能對行業和客戶的不利影響,從而削弱其品牌忠誠度。
6. 價格戰與促銷活動
發動價格戰:在市場承受能力允許的情況下,競爭對手和二級貿易商可以發起價格戰,特別是在西門子產品漲價的時期,通過降價促銷來吸引客戶。
促銷策略:通過限時促銷、打折活動、或者捆綁銷售等方式,吸引那些因西門子漲價而尋求替代品的客戶。
7. 利用市場動態與政策支持
利用市場動態:關注市場動態,如原材料價格、供應鏈中斷、政策變化等,利用這些信息找到西門子供應鏈的薄弱環節,及時調整自己的供應鏈策略。
政策支持:在某些情況下,競爭對手和二級貿易商可以尋求政策或政府支持,特別是在涉及本土化生產、供應鏈安全等方面,通過政策傾斜來對抗跨國公司制造稀缺性的策略。
8. 增強供應鏈靈活性
多渠道采購:通過開發多渠道的供應鏈,減少對西門子產品的依賴。尋找其他供應商或分散采購渠道,以降低因西門子減少供應而導致的風險。
合作與聯盟:競爭對手和二級貿易商可以與其他供應鏈參與者合作,形成聯盟,通過集體采購和供應鏈協作來增強對抗西門子稀缺性策略的能力。
這些策略的有效性取決于具體的市場環境、客戶需求以及企業自身的能力。通過采取上述措施,二級貿易商和競爭對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削弱西門子人為制造稀缺性和提價策略的影響,甚至反轉局勢,搶占市場份額。
免責聲明:本網注明“來源:XXX”的作品,均為轉載自其它媒體,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本網僅限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作為商業用途,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轉載或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如涉及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公眾號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更正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