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是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重要驅動力量,將對全球經濟社會發展和人類文明進步產生深遠影響。中國高度重視人工智能發展,積極推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培育壯大智能產業,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為高質量發展提供新動能。
——6.20日習近平向2024世界智能產業博覽會致賀信
2024年6月21日,由天津微度技術有限公司主辦,中國儀器儀表學會傳感器分會、天津大學精密儀器與光電子工程學院、先進制造商學院聯合承辦的2024世界智能產業博覽會分論壇活動——智能感知技術融合應用與發展交流活動在天津武清舉辦,中國電子學會理事會黨委書記、副理事長,工業和信息化部原黨組成員、總工程師張峰出席活動并發表主題演講。
全文如下: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嘉賓,企業界的各位朋友們,
大家上午好!十分榮幸受邀參加今天的2024智能產業博覽會——智能感知技術融合應用與發展交流活動。
今天,我將在此分享《我國智能傳感器產業的發展與未來展望》相關內容,與大家聊聊我國智能傳感器產業發展特點以及我對這個產業未來發展的一些想法。
智能傳感器作為現代工業和科技領域的重要組成部分,正在日益影響著我們的生活和生產方式,在如今的高科技時代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隨著科技飛速發展,各行各業對于智能傳感器的需求與日俱增,特別是在人工智能、工業控制、智慧交通、智慧家居、醫療健康等領域,智能傳感器的應用場景非常廣闊。
從上世紀70年代起,智能傳感器這一概念在我國逐漸萌芽,到2000年,智能傳感器開始大規模地生產并開始市場探索和技術突破。而今,智能傳感器的產業在快速發展,在各個領域都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并呈現出蓬勃的發展態勢。根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的報告,我國智能傳感器的市場規模到去年年底已經達到了1382.5億元人民幣,2017年以來,連續7年年復合增速達到了16.88%,應該說發展還是非常快的,顯示出了強勁的增長勢頭。
從發展格局來看
產業生態鏈在不斷完善,全鏈條、全要素產業集群基本形成。長三角、京津冀、珠三角以及內陸重點城市紛紛推出了產業發展規劃、行動方案,不斷完善地方政策扶持體系,確定發展目標,注重增強創新能力,提升制造能力,不斷推動智能傳感器產業成為地方戰略性新興產業,進而成為戰略性支柱產業,這是一個特點。
從產業政策來看
近年來各地政府部門陸續推出了一系列的扶持政策,旨在推動智能傳感器向微型化、數字化、模塊化和網絡化發展,來促進高端傳感器及關鍵技術和核心材料的突破。通過政策引導產業高質量發展,這也是很大的一個特點。
從技術發展來看
產業技術水平持續迭代,國產化率不斷提高。我國傳感器專利申請鏈呈現出穩步增長的態勢,2021-2023年,專利保持在40萬項以上,創新能力在持續增強。
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特別是在智能制造、物聯網、汽車等領域對傳感器技術的需求日益旺盛,加之國家對支持傳感器產業發展的政策扶持不斷出臺,企業研發進程不斷加快,傳感器技術創新不斷加快,我國的傳感器市場未來將保持較快的發展速度,產業發展勢頭非常良好,這是總體趨勢。但我們要看到,還存在著不少或者是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第一,高端產品的技術水平目前較低。
目前我國智能傳感器企業主要集中在封裝、測試、模組、集成、運用等環節,具備生產能力的廠家比較少,導致了整體傳感器的技術水平與國外先進技術相比存在著較大的差距。
▶第二,創新研發能力應該說還是不足。
多年來,我們在傳感器方面的原創成果相對較少,主要是由于智能傳感器研發基礎工具比較落后,基礎研究力量比較薄弱。前些年我們的政策支持力度也不夠大,這就導致了我國智能傳感產業技術研究薄弱的現狀。
▶第三,制造產能有待提高。
智能傳感器的核心是傳感芯片,而制造這些芯片不僅需要成熟豐富的技術,還需要龐大的產能作為保障。目前國內傳感器廠家很少有自己的生產原廠,難以滿足生產規模的要求,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產業的發展。
▶第四,應用未形成生態循環。
我國智能傳感器與下游應用集成商之間未能建立起緊密聯動的生態合作關系。
在這樣的背景下,怎么辦?我提以下幾點建議供大家參考,不對之處請大家批評。
1、提升戰略規劃和頂層設計的引導作用。國家需要出臺專項規劃和支持政策,完善智能傳感器的頂層規劃,明確發展目標、路徑和保障措施。智能傳感器的部署數量將成為衡量數字經濟建設以及數字城市、數字鄉村、數字家庭發展非常重要的一個指標。此外,我們還要推動建立產業預警機制、規范統一標準、技術產業路線圖、設立智庫機構、設立研究所,為產業提供持續的智力支持。
2、增強共性創新能力。利用國家級的平臺系統,如國家傳感器工程研究中心、重點實驗室、國家創新中心等規劃部署,跨學科大協作等共性的基礎平臺,推動核心制造工藝升級,形成標準工藝設計的工具包。另外還可以通過探索、構建創新聯合體,實現大中小企業高效協同創新,實現整體創新效益。
3、推動智能傳感器產業的集群發展。建議有條件的地區通過專業園區、專業基金、新型研發機構和品牌活動等形式促進產業聚集,支持建設測試平臺、軟件操控平臺、新產品適配應用平臺,構建區域智能傳感器發展的公共服務體系。
4、鼓勵應用國產智能傳感器。出臺支持項,將國產智能傳感器的應用納入評價指標,研究起草推薦產品目錄,引導優先采購國產智能傳感器,同時支持企業開展認證,建立研發和應用風險補償機制,加快國產高端智能傳感器的推廣和應用。
智能傳感產業是國家科技進步和產業轉型升級的重要力量,智能傳感產業的發展不僅僅是技術的進步,更是對社會整體智能化水平的提升,智能傳感器產業的發展,是一場長跑。我們需要的不僅僅是速度,更需要耐力和智慧,讓我們大家攜手并進,共同推動我國智能傳感器產業邁向更加光明的未來。
在不久的將來,通過大家共同努力,智能傳感器一定會給我們帶來更加美好便捷的生活,也預祝天津武清區在這一賽道上有更好的發展。
我就說這么多,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