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強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
審議通過《制造業數字化轉型行動方案》
國務院總理李強5月11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研究有效降低全社會物流成本有關工作,審議通過《制造業數字化轉型行動方案》,部署在全國全面實施三大糧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險和種植收入保險政策,審議通過《公平競爭審查條例(草案)》和《國務院關于修改〈國家科學技術獎勵條例〉的決定(草案)》。
會議指出,制造業數字化轉型是推進新型工業化、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的重要舉措。要根據制造業多樣化個性化需求,分行業分領域挖掘典型場景。加快核心技術攻關和成果推廣應用,做好設備聯網、協議互認、標準制定、平臺建設等工作。要加大對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的支持,與開展大規模設備更新行動、實施技術改造升級工程等有機結合,完善公共服務平臺,探索形成促進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長效機制。
新聞多一點
工業和信息化部數據顯示,2023年我國工業互聯網核心產業規模達1.35萬億元,已全面融入49個國民經濟大類。截至2023年底,我國已培育421家國家級示范工廠以及1萬多家省級數字化車間和智能工廠。智能工廠、數字化車間在提升要素生產率、發展新質生產力方面作用明顯。
根據國家發展改革委辦公廳、國家數據局綜合司日前印發的《數字經濟2024年工作要點》,今年要深入推進產業數字化轉型,深化制造業智改數轉網聯,大力推進重點領域數字化轉型,營造數字化轉型生態。
4月11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單忠德在國新辦發布會上表示,將以推進制造業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為重點,推廣應用工業機器人、智能物流等智能制造裝備,建設一批智能工廠;加強數字基礎設施建設,加快工業互聯網、千兆光網、算力中心等規模化部署。
5月10日,國家發展改革委黨組成員、國家數據局局長劉烈宏表示,將持續推進制造業數字化轉型和智能化升級,打造供需對接、全鏈協同、價值驅動的產業數字化轉型生態。推動數字產業綠色低碳發展、數字技術賦能傳統行業綠色發展,積極構建綠色低碳循環經濟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