協會官方微信

      首頁  >>  新聞資訊  >>  焦點新聞  >>  正文

      大科學裝置好事多多,代表委員為何喜憂參半

      發布時間:2024-3-13     來源:中國科學報    編輯:衡格格    審核:張經緯 王靜

      記者 倪思潔

      2024年,國家科技基礎設施領域有許多值得期待的消息。

      地下700米,江門中微子實驗項目有望建成;海拔5250米,阿里原初引力波探測實驗將迎來初光;高空600余公里,中法合作的太空望遠鏡衛星即將發射、運行……

      位于北京懷柔的我國第四代同步輻射光源將打出第一束光;位于廣東東莞的中國散裂中子源二期工程、先進阿秒激光設施計劃開工建設;覆蓋全中國的空間環境地基綜合監測網子午工程二期即將完成驗收……

      “今年,我們會聽到很多好消息。不過,我還是對發展前景非常擔憂。”全國人大代表、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所長王貽芳在接受采訪時直言。

      裝置那么多,怎樣體系化布局?

      目前,我國已經布局建設了不少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其中30多個已經建成并投入運行。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加快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體系化布局,推進共性技術平臺、中試驗證平臺建設。

      “對于前沿基礎研究來說,大科學裝置是必不可少的工具。它與基礎研究的關系不僅僅是簡單的促進關系,有時是有和沒有的關系。有,你就能做研究;沒有,你就做不了研究。”王貽芳說。

      在他看來,繁榮的表象背后藏有隱憂。“這些年,大家對大科學裝置更加重視,卻也有了一些不太正確的期望,認為大科學裝置可以立刻進行技術轉移轉化或帶來其他實際的價值。”

      他還發現,這些年國家立項的一些大科學裝置,“從嚴格意義上講,不是大科學裝置,而是大技術裝置”。“目前在建、運行的大科學裝置項目很多是‘十二五’時期立項的。‘十三五’到‘十四五’時期,國家立項的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重點集中在技術上,如共性技術平臺、中試驗證平臺等,對基礎科學的關注和重視程度越來越低。”

      王貽芳認為,大科學裝置是用來做基礎科學研究的設施,而大技術裝置則是通過研究裝置本身獲得技術參數的設施。“未來,我國需要從理念上對大科學裝置、大技術裝置有所區分,在布局上加以平衡。”

      同樣關注大科學裝置體系化布局的,還有全國人大代表、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國家空間科學中心主任王赤。

      “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數量越來越多、種類也越來越多。現在地方政府、高校都非常重視這方面的布局,這就需要國家進一步加強體系化布局和分類管理。”王赤說。

      在他看來,對于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國家重大需求的設施,建議由國家主導,目標是提升我國原始創新能力,搶占科技制高點;對于探索共性技術的設施,建議由地方政府和企業主導,目標是進一步激發創新活力、發展新質生產力。而且,不同類型設施的運行狀況和成果產出的評價也需要分類開展。

      規模那么大,如何建好用好?

      大科學裝置規模大,經費投入也大。今年全國兩會上,不少代表委員都在探討如何利用大科學裝置推動建制化基礎科學研究,使大科學裝置物盡其用。

      在王赤看來,我國在大科學裝置的建設和運行上都取得了很大進展,但為了更好促進依托大科學裝置的建制化基礎研究,需要消除一些制約因素。

      “首先就是要加強頂尖科學家團隊的力量。”王赤說,“以往我們以跟跑為主,現在開始并跑、引領,這更加需要頂尖科學家準確識別重大前沿科學方向,把握時代科技脈搏。”

      王赤認為,頂尖科學家要能夠提出世界科技前沿問題,找到國家重大需求背后的科學問題,并用好大科學裝置。

      此外,他表示,無論是大科學裝置的建設和運行,還是利用裝置開展科學研究,都需要建設、運行、科研隊伍更好融合,實現合作和數據開放共享。

      王赤告訴《中國科學報》,目前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子午工程二期已經基本完成建設和聯試任務,正在試運行,預計今年5月完成驗收和全部工藝測試。去年,子午工程二期的標志性裝置——稻城圓環陣太陽射電成像望遠鏡建成,觀測能力國際領先。為了“早出成果、多出成果,出好成果、出大成果”,中國科學院國家空間科學中心與中國科學院成都分院在成都成立π中心,以充分利用圓環陣太陽射電成像望遠鏡開展科學研究。

      “我們以π中心為平臺,一方面,組織科研隊伍,聚焦空間天氣的主責主業,開展太陽射電探測,研究太陽活動對地球空間天氣的影響;另一方面,與來自其他裝置、科研機構的科學家開展合作,特別是與‘中國天眼’等裝置開展聯合探測,加強空間天文等學科交叉研究,充分挖掘圓環陣的創新潛力,發揮效能。”王赤說。

      周期那么長,何以穩住人心?

      阿里原初引力波探測實驗項目建設歷時7年,如今即將見到初光。從2014年提出項目計劃至今,全國政協委員、項目首席科學家張新民都不敢松一口氣。

      2017年初,項目開工建設,7年來整個團隊成員克服了高原、疫情等帶來的重重困難。”張新民說。

      7年里,在推進項目建設進度之外,最讓他頭痛的問題就是“如何留住年輕人”。“大科學項目的特色就是周期長,而周期長帶來的最大問題就是年輕人的發展問題。”張新民說。

      在項目建設過程中,年輕人怎么寫文章、發文章,怎么讓他們留下來安心做項目,都是張新民需要考慮的問題。

      每年全國兩會期間,張新民都能聽到很多“‘帽子’滿天飛,應該糾正”的話。他知道,要解決這件事,不那么容易。他只希望,那些暫時還難以減少的“帽子”可以向大科學項目、有組織科研團隊的年輕人傾斜一點,讓他們能留得下來,保證項目順利實施。

      過去的7年,讓他感受同樣深刻的還有疫情等因素導致項目工期延遲時的煎熬。“大科學裝置的管理機制比以前有了很大改善,但是條條框框依然存在。與工程項目不完全一樣,大科學項目具有創新性、探索性,很多工作沒有任何可借鑒的經驗,在探索過程中,存在各種不確定性。”張新民說。

      他建議,要充分發揮首席科學家和項目經理部在大科學項目中的作用,在經費管理等方面給予他們更大的決定權。

      如今,阿里原初引力波探測實驗項目即將建成,張新民又開始考慮下一步運行所需的經費問題。“建成后,阿里原初引力波探測實驗項目將成為國際上北天區唯一的高海拔原初引力波探測裝置。我們有專門的經理部統籌管理,也有實力不錯的科研團隊。但現在有一個問題,就是運行經費。第一年,運行經費問題不大,第二年以后的運行經費我們還要再去申請,到處籌措。”他說。

      他期望,有一天國家能撥給大科學裝置穩定的運行經費,讓科學家們可以真正把精力聚焦到科研上。

       

      免責聲明:本網注明“來源:XXX”的作品,均為轉載自其它媒體,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本網僅限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作為商業用途,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轉載或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

      中國儀器儀表行業協會版權所有   |   京ICP備13023518號-1   |   京公網安備 110102003807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百萬莊大街16號1號樓6層   |   郵編:100037   |   電話:010-68596456 / 68596458
      戰略合作伙伴、技術支持: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機經網(MEI)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高清美女一区二区三区| 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不卡免费看| 日韩精品无码久久一区二区三| 中文字幕精品亚洲无线码一区应用| 国模大胆一区二区三区| 日本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视频| 在线不卡一区二区三区日韩| 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播放器| 精品aⅴ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成在人天堂一区二区| 亚洲高清美女一区二区三区| 波多野结衣一区二区三区高清在线| 亚洲国产精品第一区二区三区| 深田咏美AV一区二区三区| 蜜臀AV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v无码不卡一区二区三区 |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在线播放| 亚洲韩国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 日韩免费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无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一区无码精品色| 亚洲中文字幕丝袜制服一区 | 国产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无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51安| 国产精品高清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爱欲九九| 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不卡无码av| 久久久精品人妻一区亚美研究所| 中文字幕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电影| 国产一区二区三精品久久久无广告| 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免费| A国产一区二区免费入口| 2014AV天堂无码一区|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首页| 亚欧在线精品免费观看一区|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久久精品 | 精品永久久福利一区二区| 亚洲综合在线成人一区| 精品国产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国产凸凹视频一区二区| 亚洲AⅤ视频一区二区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