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7日至9日,習近平總書記在青??疾鞎r指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一個民族也不能少。習近平總書記十分關心少數民族群眾,強調“脫貧、全面小康、現代化,一個民族都不能少”。
我們要繼續奮斗,到新中國成立一百周年時中華民族一定能夠更加堅強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一個民族也不能少。在中華民族大家庭中,大家只有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手足相親、守望相助,才能實現民族復興的偉大夢想,民族團結進步之花才能長盛不衰。
——2021年6月7日至9日,習近平在青海考察時指出
廣西是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區,要繼續發揮好示范帶動作用。各民族共同團結進步、共同繁榮發展是中華民族的生命所在、力量所在、希望所在,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征程上,一個民族都不能少,各族人民要心手相牽、團結奮進,共創中華民族的美好未來,共享民族復興的偉大榮光。
——2021年4月25日至27日,習近平在廣西考察時強調
中華民族是多元一體的偉大民族。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一個少數民族也不能少。各民族團結攜手,共同邁進全面小康,體現了中華民族優良傳統,體現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顯著優勢。社會主義是干出來的,幸福是奮斗出來的。有黨和政府持續努力,有各族群眾不懈奮斗,今后的生活一定會更好更幸福。
——2020年6月8日至10日,習近平在寧夏考察時指出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一個民族都不能少。近年來,多個少數民族先后實現整族脫貧,這是脫貧攻堅工作取得的重要成果。希望鄉親們把脫貧作為奔向更加美好新生活的新起點,再接再厲,繼續奮斗,讓日子越過越紅火。
——2020年5月,習近平對毛南族實現整族脫貧作出重要指示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一個民族不能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一個民族也不能少。共產黨說到就要做到,也一定能夠做到。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是我國的基本政治制度,要認真總結民族區域自治的理論和實踐經驗,堅持和完善這一制度,促進民族團結融合,促進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
——2019年7月15日至16日,習近平在內蒙古考察并指導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時指出
在祖國大家庭里,56個民族是親兄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一個民族都不能少。各族人民齊心協力、勤勞奮斗,中華民族一定會更加興旺發達,各族人民生活一定會更加富足美好。
——2016年5月23日至25日,習近平在黑龍江考察調研時指出
黨的十八大后,我們明確了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民族工作的大政方針和戰略任務,制定出臺了一系列政策舉措。我多次強調:“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一個民族都不能少。”中央這么重視民族工作,這么重視脫貧工作,就是要更好維護民族地區團結穩定,更好加快民族地區發展,更好凝聚各民族智慧和力量,各民族一起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2015年9月30日,習近平在會見基層民族團結優秀代表時的講話
獨龍族和其他一些少數民族的滄桑巨變,證明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前面的任務還很艱巨,我們要繼續發揮我國制度的優越性,繼續把工作做好、事情辦好。全面實現小康,一個民族都不能少。
——2015年1月20日,習近平在會見貢山獨龍族怒族自治縣干部群眾代表時指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