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月28日,由人民日報社《中國經濟周刊》聯合國家經濟網、中國經濟研究院等智庫機構共同評選的“2020中國創新榜樣”榜單揭曉,聚光科技(行情300203)榮登榜單,與中交集團、中免集團、中石化易捷等企業一起位列中國十大創新榜樣企業。
聚光科技以前瞻性的視角布局,在2020年伊始,就積極向新賽道拓展進發,從已有的環境、工業、實驗室領域,大跨步延伸至生命科學、半導體、中藥、疾控新領域,并以“聚光加速度”,向不平凡的2020年交出了一份滿意的科技創新答卷。
以下為2020年創新答卷新業務各科目成績單:
【生命科學】卷
生命科學研究生命現象、生命活動的本質、特征和發生、發展規律的科學,從人類基因組計劃到現在,細胞、基因、蛋白、代謝分子等各種生命組織奧秘解釋都依賴于高端分析儀器的發展,其中,質譜技術在支持生命科學的發展上做出了巨大貢獻。
面對臨床研究、疾病的早期診斷與疾病動態發生發展研究需求,聚光科技全面推出了基于EXPEC 5210型液相色譜-三重四極桿質譜聯用儀的代謝組學方案,針對新生兒篩查、人體維生素水平、激素水平、氨基酸評價等臨床診斷提供了全套儀器和試劑方案,配合研究者開展脂肪酸代謝與人類營養及代謝性疾病(包括心血管、癌癥、高尿酸與痛風等)的關系研究;有望通過靶向/非靶向的代謝組學和脂質組學技術,為大健康提供更豐富、更全面的高精度質譜檢測服務,提高疾病的早期發現概率,降低公共健康開支。通過EXPEC 5210三重四級桿串級質譜儀,聚光科技是國內第一個實現臨床串級質譜國產化的企業,將打造從質譜儀器、試劑到臨床診斷于一體的臨床診斷解決方案,在300億的代謝組學臨床診斷市場打破國外質譜廠家的壟斷。
基于各種質譜技術,聚光科技同時還研發了流式質譜細胞分析技術、Q-TOF蛋白組學分析技術平臺、呼吸氣現場檢測質譜等多種生命科學相關產品,未來將陸續推到市場,有望在數千億的臨床診斷和大健康市場占據有利競爭地位。
【半導體】卷
半導體產業是國家意志,是中國高質量發展的必過關卡,但是目前我國半導體產業整體水平還有待提高,其中針對半導體產業的高精度檢測也是制約高級制程半導體產業進步的核心,是提高良率必須解決的問題。
面向半導體高純分析檢測領域,聚光科技積極響應先進半導體工藝品質監控與環境安全ESH需求,在晶圓雜質檢測、濕電子化學品監測、潔凈空間AMC微污染、便攜/在線泄漏報警等領域進行了從核心儀器到專用系統的全面創新,推出了國產首臺EXPEC 7350 三重四極桿ICP-MS,在線濕電子化學品監測與工廠自動化系統、潔凈間在線陰陽離子/VOCs監測系統等產品,解決了半導體高純分析檢測領域核心儀器被美國安捷倫獨家壟斷、卡脖子的問題。尤其是以EXPEC 7350為代表的12寸晶元雜質成分檢測專用質譜儀器,將是在高端計算、存儲芯片全國產產線解決“卡脖子”問題的關鍵。
2020年9月,與多家主流IDM廠商達成傅里葉紅外復檢儀、多傳感器聯網氣體泄漏報警儀替換現有紙帶式報警儀的合作,10月與國產光刻機浸沒式子系統廠商達成超痕量VOCs微環境監測提升合作,11月與業內知名廠務系統商達成半導體濕化學品自動采樣設備代理協議,下一步,聚光科技將基于核心儀器優勢,繼續為中國半導體產業鏈,特別是90nm以下先進工藝產業鏈國產化進程,提供必須的設備、材料與工藝高純分析檢測設備與方案,為中國芯的全面崛起提供硬核科技。
【中藥】卷
2020年12月,新版《中國藥典》正式實施,這是中國實現中藥現代化和標準化的一個重要里程碑,強調以中醫臨床為導向構建中藥質量控制技術體系。為有效控制外源性污染物對中藥安全造成的影響,全面制定中藥材、飲片重金屬及有害元素、農藥殘留的限量標準。新藥典修訂《中國藥典》2015 年版四部 “0212 藥材和飲片檢定通則”,并在“2341 農藥殘留量測定法”中公示新增了“第五法 藥材及飲片(植物類)中禁用農藥多殘留測定法”(以下簡稱“第五法”),在檢定通則中加入了33 種禁用農藥(55 種化合物)的定量限。
新藥典的頒布,意味著國內眾多中藥和飲片企業都有農殘能力建設的需求,在三重四極桿串級質譜領域一直以來完全被Sciex、Agilent、thermofisher等進口廠家所占據,如果局面不打破,我國的中藥企業將被迫花上百億元去購置進口質譜儀器。為保障中藥及飲片產業的健康發展,聚光科技適時推出了EXPEC 5250型GC/LC-MS/MS這一全新品類的產品,創新的將GC-MS/MS和LC-MS/MS兩種中藥農殘檢測必備的串聯質譜合二為一,迅速搶占了國外品牌市場份額,進入了一線主流廠家行列,為中藥這一民族產業提供了檢測的“中國方案”,也在串聯質譜這一高端分析儀器領域首次實現了中國力量的身影,填補國內空白。
接下來,聚光科技將進一步發揮質譜、色譜、光譜等核心技術優勢,在制藥領域實現更多高端分析儀器和創新應用的突破,為制藥產業更好、更健康的發展提供助力。
【疾控】卷
2020年,新冠疫情突如其來、席卷全球,國家疾控體系的應急保障和檢測能力面臨著最為嚴峻的考驗。聚光科技積極參與國家疾控體系整體防疫部署,LC-MS/MS、GC-MS/MS、ICP-MS等高端質譜分析儀器在疾控系統國產替代加速,移動實驗室、在線質譜監測等參與疾控應急能力保障建設,原子熒光、流動注射等覆蓋疾控理化和生物實驗室,為保障食品、飲用水等疾控安全提供創新突破。
聚光科技原子熒光Kylin和流動注射iFIA7,主要用于飲用水生化有害物快速檢測,連續多年國內市場占有率第一。今年,響應國家應急能力建設政策,自主創新推出便攜流動注射水質分析儀iFIA5,已在部分省級疾控投入使用。
抗擊新冠疫情,聚光科技先后推出了紅外熱像人體測溫、便攜式核酸檢測、水質應急監測、防控區生活污水處理、移動應急監測等創新產品及系統方案。
在疫情的關鍵時期,幫助北京疾控引入便攜式核酸檢測儀器,有力保障北京冬奧運建設期間國內外專家來訪的疫情防控保障。同時在新疆、黑龍江等地疫情防控關鍵期,都出現了聚光科技快速核酸檢測產品的身影。
聚光科技進軍這些新領域的首年,基礎打得是否還可以,成績也還算不錯呢。這主要得益于公司持續多年以來高比例的研發投入和高精尖人才的儲備積累。僅在2020年,公司新引進研發人員555人,其中碩博士266人,高精尖人才44人,占全年引進人才總數的近50%,生命科學板塊研發高精尖人才的占比高達80%以上。與此同時,公司還加快了創新產業(行情300832)基地的打造步伐,成立了聚光科技青山湖創新中心,成功孵化了“一平臺兩中心”的先進精密儀器創新平臺,并成功舉辦了“中國科學儀器設備自主創新峰會”,積極實施科學儀器的研究創新及產業化應用創新。2020年,公司連續獲得環境科學技術獎、浙江省裝備制造業重點領域首臺(套)產品、“創客中國”浙江賽區一等獎、科學儀器行業領軍企業等眾多創新型獎項。
2021年,聚光科技將繼續加大研發及人才投入,以先進精密儀器創新平臺為基礎,不斷創新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國家重大需求的先進產品與解決方案,為人民生命健康、環境安全監測、工業智能制造提供“中國造”的神兵利器。
聚光科技(股票代碼:300203)作為國內高端分析儀器儀表行業的領軍企業,成立以來就始終堅持以匠心打造高端智造民族品牌為己任,秉持“自主可控+自主研發”的發展模式,先后投入二十多個億的研發資金,聚焦國產儀器“卡脖子”難題,努力突破技術瓶頸,打破國外壟斷。十九年來,已承擔了十余項國家重大科學儀器設備開發專項,成功研制了十余款填補國內空白的重大科學儀器、自主開發積累了二十余項新型技術平臺。聚焦行業,又創新出多種行業應用,并同步培養出了一大批國內分析儀器的專業人才。目前公司擁有超千人的研發團隊,碩博士比例超60%。先后獲得授權專利800余項(2019年度中國專利500強企業榜第150強)、著作權340余項,主導制定兩項IEC國際標準(參與2項)、6項國家標準(參與27項)、6項行業標準(參與14項)。